[1] KNOSPE W,SANTEN L,SCHADSCHNEIDER A,et al.A realistic two-lane traffic model for highway traffic[J].Journal of physics A:mathematical and general,2002,35(15):3369.
[2] CHEN S R,WU J.Dynamic performance simulation of long-span bridge under combined loads of stochastic traffic and wind[J].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,2009,15(3):219.
[3] 程晓明,李文权.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随机规则[J].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,2007,5(3):96.
[4] 陆晓俊,李雪红,李枝军,等.基于 CA 模型的大跨桥梁车流荷载模拟方法研究[J].中外公路,2013,33(6):89.
[5] 吴大艳.三车道有管理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[J].安徽工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7,24(1):117.
[6] 王永明,周磊山,吕永波.基于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车辆换道规则[J].中国公路学报,2008,21(1):89.
[7] 韩万水,陈艾荣.随机车流下的风-汽车-桥梁系统空间耦合振动研究[J].土木工程学报,2008,41(9):97.
[8] 宇仁德,李大龙.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计算机模拟[J].计算机仿真,2008,25(8):271.
[9] 莫智锋,余嘉.基于泊松分布的微观交通仿真断面发车数学模型研究[J].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交通科学与工程版),2003,27(1):73.
[10] 公路桥梁结构可靠度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[M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1997.
[11] 党睿娜,王建强,李克强,等.高速公路行驶条件下的驾驶员换道特性[J].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3(10):1481.
[12] 裴玉龙,张亚平.交通系统仿真技术[M].北京:人民交通出版社,2002.